History of Photography 攝影史 Visual Culture 視覺文化

圖文遊記的鼻祖:19世紀末旅遊文學與攝影插圖(一)

承蒙命運的慷慨,讓我能造訪那些迷人島嶼,不僅體會到廣大百姓的風尚,還領略了藝術與產業,以及美麗而動人的祖先信仰。」-Katharine Schuyler Baxter

美國女性作家Katharine Schuyler Baxter(1845生,卒年不詳)在19世紀末造訪東亞。她們一行自溫哥華搭乘印度女皇號遊輪,遊輪上人並不多,得以享受通風的客艙、熱水澡、奢華的長廊甲板座椅,以及美食。美中不足的就是惡劣天氣,加上行程間她還有些暈船。稍微緩過來後,她日復一日待在船上的圖書館,大嗑所有關於中國和日本的書籍。她們遠渡太平洋來到日本,從橫濱登陸,開啟了這輩子難以忘懷的新奇經歷。後來,她把這些經歷積攢成一本遊記——《竹之國》(In Bamboo Lands,1895年)。這是一本圖文並茂的書,參雜了許多插畫、攝影等。Katharine表示:「這些插圖是我在旅行期間所收集到的照片的複製品。

【圖1】
佚名,《古玩商》,約1860-1899年,21 × 26.5 cm,手工上色蛋白照片。(紐約公共圖書館)
The Miriam and Ira D. Wallach Division of Art, Prints and Photographs: Photography Collection,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Curio Merchant.”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Digital Collections. 1860-1899. Retrieved from <http://digitalcollections.nypl.org/items/510d47d9-c5fb-a3d9-e040-e00a18064a99> (檢索日期: 2021/06/04)
【圖2-1、2-2】
〈商店〉,《竹之國》,頁303。
“A SHOP,” in Katharine Schuyler Baxter, In Bamboo Lands (New York: Merriam, 1895), p. 303. Retrieved from <https://archive.org/details/inbamboolands00baxt/page/302/mode/2up> (檢索日期: 2021/06/04)

《竹之國》收錄了一幀攝影作〈商店〉,與紐約公共圖書館的《古玩商》(圖1)內容相符。只不過,〈商店〉(圖2-1、2-2)裁去了約1/6上部畫面。Katharine運用了此張照片來表現京都商店內部的裝潢和琳瑯藝品。她在書中說:「離開高台寺的喧囂體驗,我們在池田店安靜優雅的環境中找到了避難所,那裡展示了景泰藍、薩摩燒、大馬士革鑲嵌工藝品、青銅和漆器的精美商品。一個價值一萬美元的櫥櫃,飾以黃金和髹漆,而這還只是收藏中的眾多藝術珍品之一。物品擺放在桌子和架上,有足夠的空間供顧客觀覽。我們驚奇、欽慕並欣賞著它們。日本,即使是其美術,也提供了我們在旅行中最渴望的東西——新奇;沒什麼是難以目睹的。

事實上,書中的這張插圖表現的是一間販售漆藝品的店舖,然而它並非取材實景,而是室內擺拍,榻榻米上擺的、牆上掛的,無一不是經過攝影師巧意編排的布置。儘管它所展現出來的精妙場面,可能不及Katharine親眼所見的十分之一,但照片再現的除了是日本古玩店「典型」,更是表徵日本美術的深厚底蘊。

19世紀後半葉,另一位頗負盛名的美國作家、演說家John Lawson Stoddard(1850-1931),他的旅遊文學和演說大受歡迎。旅遊文學(travelogue),由兩種要素構成,分別為「旅行」(travel)和「獨白」(monologue)。這類著作關乎作者個人的實際旅遊經歷,因此多數是以第一人稱角度和過去式來撰寫。Stoddard在1874年開始旅行,並在1884年出版《海外旅行的紀念好日》(暫譯,Red-Letter Days Abroad),他將自身的旅遊見聞彙編成講稿,在北美各地進行演講。而這些講稿後來也被出版成10卷大作,足跡遍及歐、亞、非和美洲各地。1830年代到20世紀初,一系列被稱為「呂克昂運動」(或稱「書院運動」,Lyceum movement)在北美蓬勃發展,藉由講座、讀書會或其他傳播教育途徑,實現科學知識的普及。在美國建國時期,這類運動成為教化性的軟實力,19世紀的聽眾對世界知識十分著迷。知識普及象徵文明的啟蒙與進步,滿足中產階級或上層人士們在經濟充裕之餘對於吸收新知的熱情,也帶動巡迴性旅遊講座(travel-lecture circuits)的興旺,攝影照片或玻璃幻燈片,成為演講內容的輔助圖像。

Stoddard曾在1892年造訪日本,那還是甲午戰爭發生之前,不過就他觀察,中國頹勢已現,而日本卻積極躍升。《日本》(Japan,1897年)中,共使用138 張照片及插圖,一些是他自身拍攝,一些則來自其他攝影師。書中有一幀名為〈刺青男子〉(圖3)的插圖,與紐約公共圖書館藏的《刺青男子》(圖4)如出一轍,差別在於圖像左右相反。事實上,同樣一件作品也被典藏於蓋蒂博物館(The J. Paul Getty Museum)。紐圖的作品無名款,而蓋圖的作品則顯示出自攝影師日下部金兵衛(1841-1932)或Baron Raimund von Stillfried(1839-1911)之手。

【圖3】
〈刺青男子〉,《日本》,頁17。
“A TATTOOED MAN,” in John Lawson Stoddard, Japan (Chicago: Belford, Middlebrook & Company, 1897), p. 17. Retrieved from <https://archive.org/details/japan00stod/page/16/mode/2up> (檢索日期: 2021/06/04)
【圖4】
佚名,《刺青男子》,約1890-1909年,23.5 × 18.5 cm,手工上色蛋白照片。(紐約公共圖書館)
The Miriam and Ira D. Wallach Division of Art, Prints and Photographs: Photography Collection,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A Man with Tattoo”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Digital Collections. 1890-1909. Retrieved from <https://digitalcollections.nypl.org/items/510d47d9-c546-a3d9-e040-e00a18064a99> (檢索日期: 2021/06/04)

Stoddard用這張照片來記述一段經歷。有天,他與友人搭乘人力車在鄉野間觀光時見到日本傳統的信差。他接著在書中談到:「是真的,鄉野信使的著裝相當古怪。也許一開始,人們以為他穿著一件鮮豔的運動衫。實際上不是── 他唯一的衣服是繫在腰間的一塊布,他額上圍了頭巾,讓眼睛不至於沾到汗水,他腳上還穿著草鞋。他有紋身。如此精緻的裝飾僅由棕褐色與朱紅色繪製而成,並用針細心地入墨,乍看之下似乎是不可能的。儘管如此,這卻是事實。這些鮮豔的色彩可防止大量水洗。比起衣索比亞人的皮膚或豹子的斑點,紋身之人永遠再也無法改變皮膚上的顏色。在封建時代,日本人採用這種裝飾風格,與他們在戰鬥中戴著醜陋面具的原因相同──以激發畏懼。……」從內容上來看,作家選擇的配圖與他所要描述的見聞相互呼應,而圖版視覺性的呈現也能與描述文化層面相關的細節相得益彰。

【圖6】
〈役人或日本官員〉,《北京、江戶與舊金山:環遊世界的總結》。
“A YAKONINE OR JAPANESE OFFICER,” in Ludovic Marquis de Beauvoir, Pekin, Jeddo, and San Francisco: The Conclusion of a Voyage Round the World,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Agnes and Helen Stephenson (London: J. Murray, 1872), to face p. 199. Retrieved from <https://archive.org/details/pekinjeddosanfra00beau/page/n237/mode/2up> (檢索日期: 2021/06/04)

法國旅行家Ludovic Marquis de Beauvoir(1846-1929)的《北京、江戶與舊金山:環遊世界的總結》(Pekin, Jeddo, and San Francisco: The Conclusion of a Voyage Round the World,1872 年)記述了1867年的海外旅遊故事。《一位騎馬的日本官員》(圖5-1)這張照片被透過木刻版畫技術轉印成插圖,並以單幀形式(圖版背面空白無文字)插入章節或文中。這張手工上色的蛋白照片尺寸極小,與其他三張照片被編彙在一本名為觀光紀念相冊中。(圖5-2)照片被認為是擁有「橫濱攝影之父」美譽的Felice Beato(1834/5-約1907)所作,圖片下方附有標題「一位騎馬的日本官員」(“A Japanese Mounted Officer”)。然而,當照片轉為遊記插圖時,名稱則改為「役人或日本官員」(“A Yakonine or Japanese Officer”)。(圖6)

Beauvoir在書中提到日本「役人」時曾記述:「日本政府不允許我們在沒有『役人』(佩刀的官員)護送下跨越特定橫濱地界。」該文字段落遠比〈役人或日本官員〉(圖6) 這張插圖還要早數十多頁的篇幅。此張插圖所在位置,並無提到與插圖相襯的內容描述,由此可見,它僅是作為遊記中某種裝飾意味的存在。

這本遊記成書於1870年代初期,相對於前文舉出的兩本1890年代遊記,時間上還要早20餘年。作家旅日的時間也介於日本鎖國結束的時期。因此,無論是遊記內容、編排、圖版的運用等,都與19世紀末的遊記有著截然不同旨趣。單頁的形式也加深了圖版的藝術性,這樣的排版將每幀圖像視為一幅作品來對待。19世紀末遊記中圖文並茂式的配置,除了顯示印刷與出版裝禎技術的進步,也加深了攝影的紀實功能。圖片不再只是像畫般被供著,而是能夠與知識性信息互為對照、佐證。

我也是個旅人,旅行書寫(Travel writing)是我的興趣之一。從事關於19世紀末日本旅遊紀念寫真研究過程間,我翻閱了數十本西方人撰述的旅遊著作,因此19世紀末的旅遊文學(Travel Literature)讀起來倍感親切!看到許多遊記將手工上色的蛋白照片作為書中插圖時,激起了我對相關問題的好奇。

19世紀旅遊書如何普及?手工上色蛋白照片又如何進入遊記出版產業,成為閱讀與知識經濟一環?它們與圖書印刷、編輯又有怎樣的關係?

事實上,西方的旅遊(tourism)概念可上溯17世紀歐洲貴族階層的「大旅行」(the Grand Tour),那時大旅行具備教育性的修行意義,主要是為增廣見聞而徜徉該地的藝術、歷史與文化氛圍。不過,當時能移動的空間範圍仍限於德、法、義大利等地。工業革命後,新社會階層崛起,旅遊不再是富裕階層或上層階級人士的獨享餘裕,新觀光娛樂形式逐漸形成。19世紀起,鐵道的演進與發達更拓廣了人們的移動空間。除了陸路,海路遠航也在該世紀中期之後開始發達,隨著移民需求、遠洋郵務與商業交易、帝國列強與殖民地治權關係維繫等大時代趨勢而起,航運市場競爭激烈,促進了輪船科技與奢華服務不斷演進。直至20世紀中期飛航與客機旅行興起前,遠洋客輪(ocean liner)一直是洲際旅行( intercontinental travel )的主要運輸交通工具。

19世紀中葉,造訪亞洲的人士無非是政治家、外交官等位居要職者,來到遠東異域除了開通商貿往來,部分有著帝國主義的殖民意圖,他們會撰寫關於當地社會風情、文化習俗、制度、人類學、地誌等報告,提供母國政府參考。這些上層人士臥虎藏龍,多數有著學者身分並身兼多樣的才幹和職能,在他鄉留下的觀察與紀錄,對後世來說都是理解當時代人們所思所想的珍貴文獻。除了一些統計性的資訊,那些關於在地的文化與民情的描述,可謂後來現代遊記之雛型。

歷史進程總是諷刺,隨著日本被迫結束鎖國,而中國也面臨內憂外患的時刻。1870至1890年代間,遠東旅行達到鼎盛,西方列強積極拓展遠東商貿資源的同時,觀光旅遊業也繼起發展。醫生、傳教士、探險家、作家、記者、歷史學家、律師、軍官、攝影師等,各式各樣的人物有些趁著渡假契機、或藉由人脈關係的邀請,或者有其他不為人知的原因,相繼踏上環遊世界之旅。逐步西化的日本在當時被視為亞洲強國,聲望遠高於彼時的中國。加上在此旅行的西方人回國後的口耳相傳,以及西方人對遠東古國的嚮往,許多人慕日而來。此時期,不但促進日本現代觀光產業的提升,也滾動式地藉由遊記、導覽手冊將大和文化的濃厚韻味輸出到歐美。

英國著名出版家John Murray III(1808-1892),自1830年代中期開始出版旅遊導覽手冊(travel guide),包含荷蘭、希臘、土耳其、埃及、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和俄國等。Murray出版的旅遊導覽手冊具有某種權威性,除了普及了「旅遊假期」(touring holidays)的概念,一些作者有著豐富學術背景,他們所書寫的內容,成為其他後繼旅人的啟發和指南。像是由英國日本學學者Basil Hall Chamberlain(1850-1935)與W. B. Mason(生卒不詳,蘇格蘭皇家地理學會通訊會員)合著的《日本旅遊手冊:包括從蝦夷至福爾摩沙的整個帝國》(A Handbook for Travellers in Japan: Including the Whole Empire from Yezo to Formosa,1891年)。Chamberlain寫了不少日本指南,Katharine便曾在《竹之國》前言中提到受益於這位「卓越的作家」。

「Thomas Cook & Son」是旅行社先驅,由英國商人Thomas Cook(1808-1892)和其兒子所創立。Thomas Cook原先於1841年在英國萊斯特郡(Leicestershire)立業,提供一日鐵道遊覽服務,起初的客群是禁酒協會(temperance societies)的成員,以當時1先令的價格往來萊斯特郡和拉夫堡(Loughborough)。1845年,他安排了第一場商業性旅遊,帶著旅客從萊斯特郡到利物浦(Liverpool),為該趟行程製作的手冊也誕生在當時,成為最早的旅遊指南雛形。十年後,他發起了第一場歐陸旅遊,並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假期套裝行程(package),旅費包含行程和食宿。1864年,他的兒子John Mason Cook(1834-1899)參與了家族產業。八年後(1872年),Thomas Cook主導了史上第一次的環遊世界之旅,這趟大旅行共花了222天。Cook可謂開啟現代旅遊的先行者。這家老牌集團營運了178年後,不幸陷入財政困難已於2020年倒閉了。

世界之旅熱潮,是由許多錯綜複雜的內外因素所造成。在一篇概述式的文章中很難全方位剖析。但回到主題,有關於「遊記」的圖文問題。19世紀30年代起,攝影術的發明與經年累月的技術躍升,逐漸取代了書籍對傳統繪畫插圖(包含版畫等)的仰賴。攝影提供了更加確實、新穎的視覺圖像。英國科學家暨攝影先驅William Henry Fox Talbot(1800-1877)所著的《自然的鉛筆》(Pencil of Nature,1844-1846年間出版),被認為是史上第一本攝影插圖書籍(photographically illustrated book)。書中這樣寫著:「現在向公眾展示的這本小品乃首次嘗試出版一系列完全由光繪成像法的新技藝所完成的底片或照片,並無任何來自藝術家畫筆的協助。『攝影』這個詞現今如此廣為人知,以至於對其進行解釋可能是多餘的。然而,由於有些人即使透過其名稱可能仍不熟悉這項技藝,它的發現仍屬近期之事,因此可能會尋些詞語來進​​行一般性解釋。

攝影圖像與文字之間形成某種既對立又共生的主次階級,兩者皆提供了讀者虛構(fiction)與事實(truth)的智性素材。傳統的繪畫(版畫、水彩或素描)插圖,亦能提供讀者想像的空間,但欠缺的真實性的細節。攝影術的躍進帶起的除了是技術性革命,還影響了人們閱讀理解的習慣。

攝影插圖書籍的誕生,成為觀光寫真或紀念相冊、旅遊指南與遊記等助力。異域風貌與人文,藉由這些書籍的出版而能被西方大眾認識。

手工上色的蛋白照片也是攝影產品的一種,它們是日本觀光紀念寫真產業的一環。但與傳統黑白影像的攝影不同,在於這些經過施色的照片,重新以黑白的樣態進入到紙本出版的系統下,原初俱備畫意性的表現有了根本的質變。……

這個主題所關切的議題層面十分廣大,我將以數篇內容來一一探究,關於未完待續的問題及衍生的討論,敬請期待下篇分解。

【參考文獻】
1. Katharine Schuyler Baxter, In Bamboo Lands (New York: Merriam, 1895)
2. John Lawson Stoddard, Japan (Chicago: Belford, Middlebrook & Company, 1897)
3. Ludovic Marquis de Beauvoir, Pekin, Jeddo, and San Francisco: The Conclusion of a Voyage Round the World,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Agnes and Helen Stephenson (London: J. Murray, 1872)
4. William Henry Fox Talbot, Pencil of Nature (London: Longman, Brown, Green and Longmans, 1844)

  • 關於日本手工上色蛋白照片的研究,請參見筆者系列文章:

1. 張維晏撰,〈脫胎的流光藝彩:Felice Beato與日本手工上色蛋白照片〉,《漫遊藝術史》(2019.03.14發表)
2. 張維晏撰,〈嚮往遠東:從日本手工上色蛋白照片探日本風景印象的形塑〉,《漫遊藝術史》(2019.06.27發表)
3. 張維晏撰,〈浮世美人:日本手工上色蛋白照片謳歌的百媚千嬌〉,《漫遊藝術史》(2019.07.11發表)
4. 張維晏撰,〈高枕難眠:從日本手工上色蛋白照片探東方睡美人鏡頭背後的酸楚〉,《漫遊藝術史》(2019.08.30發表)
5. 張維晏撰,〈以朝聖為旅行藉口? 從日本手工上色蛋白照片探日本觀光的發展〉,《漫遊藝術史》(2019.09.05發表)
6. 張維晏撰,〈入墨男體:日本手工上色蛋白照片中的刺青者〉,《漫遊藝術史》(2020.01.09發表)
7. 張維晏撰,〈佐了玩味的日本手工上色蛋白照片〉,《漫遊藝術史》(2020.02.06發表)
8. 張維晏撰,〈日本手工上色蛋白照片中的相撲攝影〉,《漫遊藝術史》(2020.03.12發表)
9. 張維晏撰,〈不減風韻:日本手工上色蛋白照片中的鏡美人〉,《漫遊藝術史》(2020.04.16發表)
10. 張維晏撰,〈剝繭抽絲:日本手工上色蛋白照片的桑織圖〉,《漫遊藝術史》(2020.06.18發表)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