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先生收藏了近百幅19世紀中期巴比松畫派真跡,他說家裡只能擺幾幅,趁換新辦公室之際,特闢一大間私人藝廊,專門展示他多年來的名作珍藏。
他早年開始收藏巴比松畫派時,這些大師的作品幾乎乏人問津。最初,他走在街上,看見一位男士手中拿了塊破碎的翡翠,神情沮喪,後來他告訴那位男士:「對我們的文化來說,翡翠碎掉是救了你一命。」男士聽了轉悲為喜,邀請楊先生進店,原來他在當地經營一家畫廊。當年印象派的畫已被炒作得相當高,畫廊老闆遂建議楊先生先收巴比松畫派的作品。恰巧他頗喜歡巴比松的畫,沒有古典的制式風格,也影響著後來印象派的繪畫觀念,是承先啟後的過渡時期。他一路收藏,至今已累積近百件畫作。
去年10月底造訪他家時,他曾用一種獨特的方式教我怎麼看Charles François Daubigny(1817-1878)的一幅風景畫,當下我驚奇不已,啟發了我許多新的思考。他還與我約好,等隔年藝術館建好,要結合現場專業的燈效再次演示給我看。事隔不到半年,他邀了我參觀他的藝術空間。隱藏在高聳辦公大樓裡,從外觀幾乎無法辨識,沒有掛牌,內部卻有精緻格調的裝潢,踏進其中宛如置身歐洲美術館。若非長年逛過歐美的大小美術館或藝廊,是不可能再現出同樣的品位。
牆上每幅畫無一不是百年珍品,曾出現在各大博物館的圖錄、藝術書籍,或甚至曾參與過法國沙龍。楊先生跟我分享這些作品的因緣,其中有許多是他在比佛利山莊羅迪歐大道的藝廊處購得,另有部分是從法國的拍賣場上標得,或因博物館釋出而幾經轉手。每一幅畫,無論是作者名望或畫作內容,充滿著精彩故事!
館內布置的每一處他都親力親為,各種細節足見不凡的品味與遠見。但他為人低調,只把此處定位為私人畫廊。他告訴我:「這裡只是擺我的收藏,偶爾我能走過來看一看它們這些畫。未來我只開放給兩種人參觀,一種是『有緣人』,另外一種是『有心人』。」楊先生的藏館最特殊之處還在於燈效的運用,結合觀覽與畫作在各種光線下反映的色彩變化,而有多樣感受。
年屆七十七歲的楊先生,身子看起來頗為硬朗,他細心帶著我欣賞這些收藏,說著每一幅他和作品的故事,瑞哥則一路陪伴,不時調節燈效,比對不同視覺韻致。由於是私人藏家,我能夠近距離細看畫家的筆觸和用色,確實頗為幸運。如果這些作品再次回歸美術館,恐怕我與它們便要隔著一條紅線,又或者作品被納入典藏庫房,終年不見天日。
我特地記述下這些片段感受,也希望楊先生口中時常與我分享的「奇緣」故事,能不被我忘卻。
我還是相信生活中有許多奇緣的。包括我與楊先生、瑞哥一路到現在,再回頭想五年前初識時的情景,就會突然覺得,哇,原來時間把這一切交織得如此曼妙。
維晏 記於2021年3月19日
©張維晏 Zhang Weiyan
2021/03/19
IG: Wei-of-Arts (https://www.instagram.com/wei_of_arts/)
■ 張維晏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eiyan0805/)
■ 【遇扇坊CursiveFancy】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ursivefancy_wei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