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view 人物專訪

為黑白照片上彩:專訪藝術品暨數位影像修復師陳怡靜(一)

  「想知道完成後會是什麼樣子!……」她爽快俐落地說著。

  陳怡靜(Yichin Chen)從事數位影像彩色復原工作迄今已有五年多,經手修復過的照片數以千計。事實上,她過去長年居住北美,並於Gate House Galleries任職,從事藝術品修復近15年,2015年初才回臺。不過,有關她的藝術品修復經歷則又是另一番值得細品的故事了。

  數位影像處理包含兩個區塊,首先是為照片圖像進行「數位修復」(digital restoration),其次才涉及「數位彩色復原」(digital colorization)工程。陳怡靜說:「這兩塊工作內容都是大學問,彼此密切相關,要耗的時間也多。有些委託人只做數位修復,有些想要我為照片上色。

(左圖為原始照片,右圖為修復後/圖片來源:陳怡靜提供)

  英姿煥發的軍人圖像,是兒子取父親從軍時來委託修復的照片。陳怡靜回憶:「這是2012至2013年間我人還在美國時,委託人透過AFG Framing Design裱框店老闆Mr. Doug找我承接的個案。店老闆將照片拿給我,我掃描之後進行數位修復。透過這個業主,除了老照片修復之外,偶爾還接了油畫作品的修復工作。」該家裱框店本來位於紐澤西,陳怡靜回臺後,聽聞紐澤西的店後來頂讓給他人,店主則舉家遷到拉斯維加斯去了。

(左圖為修復前,右圖為修復後/圖片來源:陳怡靜提供)

  小女孩的照片也是來自同個業主引介。當回想起這段往事時,陳怡靜不禁笑著分享:「美國相框內層使用的是玻璃板,夾層之間沒空氣,加上老照片是用藥水沖洗的,日子久了由於受潮或其它因素,照片會黏於玻璃板上,並常有凝結滯留其上的深色塊。委託的客人想將照片卸下,卻唯恐自己處理不好,就把照片一併連著玻璃板帶過來請專業老手處理。我們那位偉大的業主Mr. Doug總是跟我說,用吹風機吹就可拆掉,可是我永遠不相信這件事,所以我都讓他自己拆!」照片上見到的白色處,便是當時經拆卸後原本凝結的色塊緊黏玻璃板上所留下的破損痕跡。

  早年數位影像修復在美國並不盛行,陳怡靜當時任職的Gate House Galleries起初也沒有影像相關修復的服務內容。由於店主人Walter Nowatka(本身也是一位藝術家)的女兒在羅德島設計學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研讀設計相關內容,剛好有客人詢洽關於老照片修復一事,便經此嘗試一番,後來店主人將成品與原作對照展示在店內,有越來越多的需求上門光顧。

  「照片在上色前,還是得先進行數位修復工作。因為未經修復的影像,進行數位上色時容易造成施色誤判。」因此,影像修復是所有作業的基礎。有時候,一個殘留在原始照片上經歲月洗禮的雜點,都可能被誤以為是服裝上的花樣。對黑白照片進行數位上色的工作,實際上帶著一部份紀實性,和一部分創作性,這份技藝其實從19世紀末就早已發展出來了。當時尚未有所謂的數位技術,攝影師與畫師們運用手工上色的方式,直接在蛋白照片的黑白影像上進行施色,並將寫真產品編成相冊販售,形成觀光寫真的濫觴,在日本尤為盛行。相關研究,尚可參見筆者曾發表在《漫遊藝術史》部落格的多篇專題文章(如:張維晏撰,〈脫胎的流光藝彩:Felice Beato與日本手工上色蛋白照片〉,發表於2019年3月)。

  數位時代下,攝影及電腦繪圖軟體的技術提升,促進更多關於影像創作的表現。老照片的保存、修復的需求日異增長,一方面作為歷史文獻材料,另一方面也凸顯了人們開始運用現代科技保留過去時代產物的迫切性。對於仍留有前一輩老照片的人而言,這些無疑是珍貴的家族記憶與遺產。

(上圖為上色前,下圖為上色後/圖片來源:陳怡靜提供,作於2019年)

  這張六人家族照片拍於1959年,圖中左二為陳怡靜的父親。1960年代後臺灣彩色照片才開始普及,在此之前幾乎所有的老照片都是黑白影像。她說:「當時父親初中,約莫14、15歲吧!父親告訴我,當時好像是因為爺爺買新相機,所以決定來合照紀念。

  由於家中留存大量上一輩老照片,甚至連曾曾祖母時代的都有,2018年起陳怡靜便趁著整理家族照片時,偶爾閒作幾張分享給家人,親人們大為驚艷。陳怡靜說,她曾翻閱祖譜發現,父系於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自漳州府來台。此外,陳父本身的外祖父吉田駛馬(1885-1946)28歲時自日本來台發展,從基層公務員開始做,後來任新竹市尹(即當時的新竹市長)。從淵源不難看出陳家經歷過許多故事,訪談過程中她分享了家族古早時期的照片,幀幀饒富韻味。

  下方團體照是陳怡靜父親小學四年級時在學校操場的照片,她說:「我的伯伯當時不會講國語,語言不通,後來老師告訴他一年後再回來,因此原該大一屆的阿伯便跟爸爸同一班,中間站立的白衫男子其斜後方十點鐘方向、蹲在褐色裙裝女孩身旁的小男孩就是我父親,溜滑梯上端女老師最後一排右側穿藍衣的男孩就是我的伯伯。坐於滑梯最右端扶手的淺藍色短褲的男孩,是當過東吳大學校長的劉源俊。」   

  訪談過程間,陳父加碼分享:「高大的幾個都大我們6、7歲。那個年代在中國大陸根本沒書唸,他們來到台灣才進小學唸書。我們小學畢業12歲,我們同學有的20歲。

(上圖為上色前,下圖為上色後/圖片來源:陳怡靜提供,作於2019年)

(上圖為上色前,下圖為上色後/圖片來源:陳怡靜提供,作於2019年)

  這張〈民國四十學年度第二學期二年美班團體整潔秩序競賽優勝紀念〉合照中,由於陳父當時出疹子而未能參與,末排最左端黃衣男孩是她的伯伯。陳父告訴我們:「這張照片中的老師叫作梁素霞,後來當上景美女中的校長。」畫面透露1950年代台灣風情,教師穿著旗袍端坐其間,身旁的孩子們服裝各異,搖頭晃腦,嘻皮笑臉或情狀嚴肅,有著濃郁的稚趣,反映了舊時代社會情調。

  陳怡靜還特別補充提到上色時的要點:「畫群像時,衣服是比較麻煩的。因為要把人和人分開,所以盡量不要挑同顏色,光是配色就花蠻多時間。由於服裝有時代性的色彩,要有充足的背景知識跟考據,同時也徵求家中長輩的記憶。雖然人很多、群像照的面部又不清楚,但臉部上色還是要謹慎小心區別,忌用同一膚色。

  針對老照片進行數位彩色復原,尚有許多值得細述的箇中精妙與議題。

  下一篇的陳怡靜專訪文章中,我們繼續期待她的故事分享……

■ 陳怡靜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yichin6455
■ 陳怡靜作品集Website:(https://yichin5575.myportfolio.com/work
■ 臉書社團 「睬彩」Facebook group: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henewoldworld/)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