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of Photography 攝影史 Interview 人物專訪 Visual Culture 視覺文化

舊時代的回望與再現:與藝術品暨影像修復師陳怡靜的雜談(二)

書接上篇,在〈為黑白照片上彩:專訪藝術品暨數位影像修復師陳怡靜(一)〉中,我們談到修復師開始從事家族照片修復與上色的歷程。這段過程中,我與這位夥伴成立了一個線上品牌「睬彩(The Colorized)」,開啟了我倆從事老照片數位修復與上色的斜槓事業。

陳怡靜的老家留存許多上一代黑白照片,由於家族淵源緊扣一部分日台關係的軌跡,成堆照片中不乏日治時代影像。這篇文章將談談近期完成的幾幀作品。同時透過陳父與陳母的回憶概述,帶領我們回望彼時老台灣人文風情。

此次創作,她特別選了兩幀影像作為對照:「這裡有兩張照片,一張是我外婆,另一張是我曾祖母。外婆的裝扮是台灣在民國三、四零年代的台灣婦女正裝模樣;而父親這一系祖輩出自日本血脈,因此曾祖母身著和服。

透過修復師的眼光,回望一個家族的多元文化熔爐。照片中,陳怡靜的外婆抱著孩子,雙腿交錯,倚著相館準備的扶椅,流露著母子親膩神情,自然而溫馨。(圖1-1~1-3) 她說:「 因為他們二人都已過世了,所以上起色來感受很深。就好像替一段晦澀的老時光重新賦予多彩的生命力,但我的心裡卻又不得不承認,眼前的這副景象是『老的』、『陳年的』……那些從歲月一點一滴消逝的東西,是畫筆喚不回來的事物。這就是所謂的『時間』吧……

另一張曾祖母的肖像則顯得端莊、大方,穿著和服的她面帶和藹微笑,身旁男孩一派學生制服,乖巧拘謹,透著一分童稚氣息。(圖2-1~2-3) 陳父告訴我們:「穿和服的婦人是我母親的母親、也就是我的外祖母,穿學生制服的是我媽媽的弟弟,這兩個人我都沒見過。照片上的她大約40歲左右。舅舅當時則是大約8至10歲吧!

(圖1-1~1-3)
原照片尺寸: 3×5 cm,約1940-1950年代。
(圖片來源:陳怡靜提供;數位彩色復原作於2021年)

(圖2-1~2-3)
原照片尺寸: 4×8 cm,約1925-1930年代。

(圖片來源:陳怡靜提供;數位彩色復原作於2021年)

關於外婆的照片,陳怡靜:「原版照片是表弟給我的,本身泛黃,我先去除飽和度,把照片變為黑白,調整明度,參照一下那時代的婦女大概會穿什麼衣服,再把顏色配出來……。我的外公是民國11年出生,外婆於民國19年出生。這張照片中,外婆約18歲,那個年代的人都相當早婚,外婆15、16歲開始工作跟人家學會計方面。外公當時去打二戰,由於是日治時代,他幫著日本人打戰。外公本身有存錢,但他的父母(也就是我的外曾祖)很愛賭博,他怕雙親把錢賭光,便暫且將錢交給他的老闆保管,就去打戰了。他被派到新幾內亞,後來老闆以為他戰死了,就擅自把錢花掉。外公回來後跟老闆討錢,結果老闆很愧疚,便介紹外婆給外公認識,二人便結婚。結婚時,外婆才17歲。

過了許多年,陳母早已不記得母親身上抱的是哪位兄弟,她補充說:「如果那個是大舅,那麼當時照片中的母親便是18歲;如果是小舅便是23歲。我父親二戰時當日本兵,是野戰的軍醫,在新幾內亞時被土著人所抓,他們的酋長生患瘧疾,阿公身上有奎寧,救活了酋長,他們給阿公跟一些戰友小船讓他們回台灣。後來他們在海上被美軍救起,才安然回到台灣。」

陳母表示,母親於陳母上小學時才學會機器編織。有趣的是,陳母和陳怡靜也都承繼此方面的才華。陳母善於打版、裁縫製衣之工,而精擅手工藝(尤其是編織)的陳怡靜,旅居美國期間也發展這塊斜槓特長,閒暇時經營著自己的編織品牌「In Loop Out」。

另一張祖母與外婆兩人合照肖像,表現1950年代台灣婦女典型的時髦裝扮:燙著捲髮、穿著等身的西服大領長大衣、貝雷帽、尖頭高跟鞋等。陳怡靜:「右邊是我外婆,左邊戴著帽子的是祖母,兩人歲數差了16歲。祖母本身大了祖父11歲。她曾在海洋大學任教,教授日文。外婆自己做老闆,是桃園東京旅舍的董娘,她非常會賺錢,將錢投資在飯店業。後來東京旅舍就收掉了。(圖2-1~2-3)

(圖3-1~3-3)
照片約1950年代。(圖片來源:陳怡靜提供;數位彩色復原作於2021年)

此次她還創作了兩張照片,分別是父親童年以及母親結婚時的照片。

陳父這張照片原本影像相當模糊,加上年代過久,上面佈滿雜點。因此她將照片掃描後,透過去除飽和度、色階分布圖和曲線的交互作用,慢慢調整畫面的清晰度,並在精修後,才開始進行上色。(圖4-1、4-2)

照片表現著1950年代台灣小朋友的外出打扮。乾淨、俐落打扮的孩童通常家境不錯,多數農家子弟由於平時忙於協助家務或勞作,能在特定節日或場合穿上新衣已實屬不易,由於家境因素多半也無法到相館拍照,因此許多老一輩留存的照片頂多止於我們上一代的父母親,許多家庭若要追溯更早以前(如兩代前)的照片,恐怕也相當難。陳父此張照片並非在相館所攝,應是出遊時家屬帶著老式相機,即時在野外記錄下來的影像。那個時代,能負擔得起相機的家庭並不多。

陳怡靜:「這張照片約民國43年拍的,最右邊的男孩是我父親,中間坐著的是叔叔,天公爐另一邊是我大伯,照片最左側倚在門前的,就不知是誰家孩子,而那座廟宇位於基隆太白里。去除飽和度後整張照片變得非常灰,明度幾乎難以分辨,加上原始照片尺寸相當小,這也影響了影像細緻度,我費了點時間才完成修復。儘管如此,其實修復照片還是有侷限,端看照片保存的程度是否良好,如果損害相當嚴重,就算再高超的修復師和繪圖軟體,也終究無法『復原』,更不用說上色了。針對這張照片,膚質的色調即受制於原版照片層次,所以表現上只能盡最大限度去處理,但同時必須留意不能失真。調整明度時,也要隨時搭配圖中環境的光影變化。

受過日本教育陶冶的陳父說著一口流利日文,退休後仍陸續從事日文教育。他特別補充到:「我們小時候去廟裡玩是因為去的地方剛好有廟所以進去看看。おばぁちゃん不會專程帶我們去廟裏拜拜!

(圖4-1、4-2)
原照片尺寸: 3×5 cm,約1954年。
(圖片來源:陳怡靜提供;數位彩色復原作於2021年)

(圖5-1、5-2)
原照片尺寸: 15×25 cm,1974年。

(圖片來源:陳怡靜提供;數位彩色復原作於2021年)

陳母結婚照 (圖5-1、5-2) ,原本是收藏在家族相簿裡的,該冊相簿的照片因早期藥水與潮濕因素,部分變紅、黃,甚至呈綠色調。陳母告訴我們:「照片是民國63年拍攝,當時24歲。手上的捧花是丈夫訂的,而且非常重,有5斤重。拍照時要先把姿勢擺好,再把花取過來。」陳父:「這是在我們和平東路的家中拍的,禮服是內人自己挑的。

家族性照片是特定家族的記憶產物,連結著血脈歷史,雖然對普遍人來說難以產生共感,但從照片上我們尚能觀察到老時代台灣人的面貌。再者,透過家族敘事,以及修復師本身消化家族記憶後的創作再現,都賦予這些塵封已久的黑白面容和故事,再次被閱讀的機會。我們繼續期待下一次陳怡靜即將帶給我們的新的創作。

陳怡靜 YICHIN CHEN|社群媒體連結: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yichin6455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yc_artrestoration/
■ 作品集Website:(https://yichin5575.myportfolio.com/work
■ 臉書社團 「睬彩(The Caolorized)」Facebook group: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henewoldworld/

發表迴響